第五十章:璞二爷(中)-《倩女传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庒琂摇头。

    慧缘往卧内方向送一眼,再对庒琂道:“阿玉姑娘说待会子过来找姑娘说话。说让子素不用找了。”

    庒琂奇怪地看慧缘,不解她说的是什么意思。慧缘见状,连忙解释道:“哦,兴许是姑娘跟阿玉姑娘提过黑茶,阿玉姑娘说既然姑娘不喝,就讨些来尝尝,素姑娘就回来取了。”

    说着,子素拿一瓷罐子出来。理应是老太太送的黑茶。

    慧缘便上前对子素道:“阿玉姑娘说,待会子过来找姑娘。素姑娘先不忙拿过去了。”

    子素此前对慧缘有气,经庒琂说了一顿后,如今收敛许多,便淡淡应笑,又拿进屋。再出来时,看到慧缘依旧站在那里。

    子素一改笑容,一脸对庒琂,半脸对慧缘,道:“看我没眼色的,外头那么多姑娘爷们在呢,亏得缘姑娘提醒了。”

    这话既有趣又生分。

    对自己行事不严谨而打趣自己,借此和慧缘重归于好;可言语间带出些许客气,不免生分了。

    慧缘哪里不懂得?便勉强地挤出点笑容。

    庒琂听出子素话中带刺,顺势接道:“既这样,我们都过去瞧瞧。”又招呼起三喜,道:“三喜,你把鹦鹉喂一喂。”

    如此,庒琂自主起身,向子素和慧缘递笑,邀一起去。可慧缘端了礼,道:“姑娘去吧,过会子老太太差人拿来早点,我好接着。”

    庒琂岂不知慧缘心中的疙瘩,都是在子素那里。因此她不想同行。

    庒琂笑道:“那也行,我过去看一会子就来。”

    完毕,庒琂去了,子素跟在左右。

    出了门,庒琂放慢脚步,一手拉住子素,轻声道:“姐姐,你这又何苦的。”

    子素傲气道:“如何?我谦让了也不行?难不成我还跟以前一样指呼姓名?人家现在是大奶奶身份了,只少一门子礼而已。我是毕恭毕敬的。”

    庒琂叹息一口,无可奈何,便不再说。

    两人走到阿玉那屋门外。虽说里头很多人,但此刻一点笑声动静都没有。不知众人在里头做什么。

    庒琂待要问子素先前跟阿玉在里面干什么,还没出口,子素已进房门了。

    庒琂移步跟随,到里面,一眼见到众人围在阿玉身后。阿玉此时站在一张案台跟前,手持毛笔,沉思着。台上,铺有一张画纸,纸头上下各压一块牡丹雕花镇尺。那画心上,浓淡相宜泼有些墨,颇有布局想法。庒琂略移步行近,看清上头画的是一幅天山流水的墨景。

    那墨景,朦朦胧胧几笔祥云,点点飞鹤,高山流水直泻入灵潭,氤氲蔼蔼,深不可测,如瑶池之境;山下架一陋室,茅草为顶,木栏为壁,独囱升有青烟,袅袅娜娜;屋前屋后,皆是绿植红花,彩蝶成群。近那屋室外,散集髙石若干,高石上有两人,一站一坐,横案焚香,香旁横一琴,只见那抚琴者,巧指微妙,情至生动。

    眼下,画上缺几个字,阿玉正专心思考。她拈着一支翎毛玉笔,笔杆子抵在下巴上,眉目微蹙,竟出神望窗外头。

    众人也不打扰她,静静望等。因见庒琂进来,立在阿玉后头的庄玳示意庒琂不要惊扰。

    庒琂会意,宛然一笑,轻轻走到姐妹们旁边。

    这当下,阿玉便有了字。

    只见阿玉的笔尖轻轻在纸之端侧,竖下几个字,如是:

    “山高遥,水涓迢,晨去夜昏屋寂寥。

    秋风末,人心薄,青丝问事,几时语说。托!托!托!

    形未至,影无昼,陋室满苔黄花瘦。

    迎春火,杏子落,红霞满天,何日是昨。过!过!过!”

    写完。阿玉尚未搁笔,庄玳已抑制不住欢喜,赞叹道:“好一曲《凤头钗》,阿玉姐姐好才情。”

    阿玉淡淡笑,将笔搁下。

    那时,庄瑜轻声道:“这《凤头钗》与画搭起来,怪是怪些,可我竟也挑剔不出个什么。心中又觉着有什么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