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庆帝说完这番话,刻意停顿了一下。 他在给人机会。 就算一般大臣,一时间想不明白他心中的想法? 宰相林若甫,也一定能够猜得到,庆帝心中在想些什么? 但出乎庆帝的预料。 林若甫老神在在的站在那里,丝毫没有开口的意思。 之前,他为了文人的颜面,去跟范斌互怼也就罢了。 现在这个时候,想要让他开口,去得罪他未来的亲家,去得罪天下少有的大宗师。 林若甫除非脑袋进水。不然的话,他才不会当这个出头鸟呢。 “微臣觉得,可以取名叫皇家学院。又或者是大庆皇家学院!” 一阵轮椅滚动声响起。 陈萍萍第一个站了出来,对着庆帝建议道。 如果说这个学院非建不可。 那庆帝和皇族,势必不能秀手旁观。 范斌身为院长,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。 但如果,这个学院可以冠上皇家二字。 那么皇族对于学院学生的影响,也未见得就比范斌这个院长差多少。 这是一种平衡,也是他们留下来的一个后手。 虽然双方并没有要撕破脸的打算。 但你可以没有这打算,却不得不提前做准备。 要不然的话,想哭都来不及。 “陈爱卿的建议不错,范爱卿觉得呢?” 不得不说,老臣还是好用的。 尤其是像陈萍萍这种老臣,他办的事情,就没有让庆帝觉得不称心的。 庆帝对着范斌问道。 “陈大人说的有理,臣也建议,不如就把学院定在京都。” 一个自作聪明的大臣,紧接着开口。 他这想法,不能说不绝妙。 在名字上动手脚,就算是占尽了天时。 如果学院的地点,最终能够选择在京都。 那也就意味着,他们还占了地利。 天时地利都占全了,就算范斌是那个学院的校长,他对学校的影响力,也还是会受到限制。 再加上,京都里都是些聪明人。 有他们在京都里守着,再从生源上动动脑筋。 范斌辛苦一番,最终可能做个无用功。 只是这位大臣一说完,陈萍萍和庆帝,不约而同的眯了眯眼。 那位大臣的想法虽好,但他疏忽了十分重要的一点。 为什么庆帝没有独断专行,直接下命令。 说直白一点,还不是因为实力不允许吗? 虽然庆帝身后站着整个大庆,但在大宗师这个层面的较量中,整个大庆的份量,也不是那么重。 所以实际上,庆帝跟范斌是站在同等位置上谈判的。 范斌的提议出来以后。 庆帝不得不给范斌面子,所以庆帝只能答应。 但与此同时,庆帝也可以提出一些要求。 就比如说陈萍萍提的这个,在学院前面挂上皇家二字。 范斌只要不想撕破脸,他就抹除不了这两个字的影响力。 庆帝的目的,也就达到了。 只要在那些学子心中埋下种子,接下来他们只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,让种子生根发芽,开花结果就可以。 虽然不能完全消除范斌的影响力。 但绝对可以极大的遏制范斌,让范斌没有办法完全掌控整个学院。 但是现在,有人多提了一个。 那结果可就完全不一样了,这相当于他们多迈了一步。 范斌自然也可以迈一步。 “留在京都,未尝不可。” 范斌先是答应了那位御史的请求。 学院留在京都,少不了受到层层制约。 范斌让步了。 但他让步的原因,并不完全是出于利益交换。 主要是范斌也觉得,学院留在京都更方便。 儋州终归太偏僻了。 真要是在那里建立学院,能够吸收的好苗子,肯定不会太多。 这是没有办法回避的现实。 京都就不一样了,这里不管是人口还是经济,都不是小小儋州可以相比的。 如果这时学院已经发展起来,名声打出去。 那倒无所谓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