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范斌高坐龙椅之上,居高临下的打量着下面的文武百官。 明明之前,因为李承乾篡位,有不少官员被关进大牢。据暗卫那边传来的消息,因为要关押的人数太多,大牢哪怕人挤人,依旧不够用。 西北军不得不开辟京都里那些荒废的院子,用来充当临时牢房。 如今看起来,下面这些人的精神状态倒是极好。让人丝毫看不出,之前谁在支持李承乾,谁又因为反对李承乾蹲了大牢。 当百官看到,高坐龙椅上的男人是范斌的时候,他们脸上也跟开了染坊一样,五颜六色的。 一些原本支持李承乾的大臣,心中更是如遭雷击。 完了! 这一回,彻底完了!!! 他们之前投靠李承乾,虽说是因为听到了传言,说范家两兄弟直接杀上了神庙。 尽管之前也有人见过神庙,但还从未有人进去过。也可能有人进去了,但那些人再也没有出现过。 这是一条死路! 就算去的人是范斌,是范闲。 这也依旧是一条死路。 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,他们才会孤注一掷的押宝李承乾。他们自己的消息渠道有限,很多内情不知道。 人家李承乾,作为前太子,甚至曾经登基过的人。又哪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利害? 就算他没有十成的把握,起码也该有个八九成。 现在看来,他们这些人,怕是全都被耍了。 或许,这从一开始,就是个圈套。 就在这些官员,暗暗琢磨着自己未来那悲哀的命运时。一道宏亮的声音,突然从百官的队伍里,传了出来。 “王爷力挽狂澜,挽大厦于将倾,实是我辈之楷模。赖名成代天下百姓,谢王爷大恩!” 之前就有人想过,谁会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? 哪怕这个时候,范家已经摆平了一切,控制了三十万西北军,解决了那些宛如仙人的神庙使者。 他也不应该,直接坐在那龙椅之上。 这种蔑视皇权的做法,放在任何一个时代,都是抄家灭族的大罪。 但范斌,就那么做了。 更可悲的是,他们就算发现范斌这么做了,也不敢质疑。 这时候,谁要是站出来,对范斌兴师问罪。 那后果,可想而知。 范斌都已经这么做了,他还会因为朝廷的律法,或者其它什么原因,而低头认输吗? 门都没有! 范斌这种做法,等同于谋反。都已经谋反的人,又怎么会在意,其他人的意见? 将心比心,就算把他们换到范斌的立场上,他们要做的事情,也只有一件, 那就是顺我者昌,逆我者亡! 谁在这个时候开口,基本上就相当于自己找死。 正因为有这样的顾虑,他们在看到范斌坐龙椅的时候,才会跟鹌鹑一样,一言不发。 任谁也没有想到,在这个时候,有人敢开口。 更没有人想到,这个敢在大殿上仗义执言的男人,会是御史中丞赖名成? 要知道这位赖御史在众人的心目中,可一直都是一个铁杆的范党。 李承乾刚篡位,第一个被他关进天牢的就是赖名成。这位赖御史的家人,甚至都比很多官员,更早被关进大牢。 他的血脉之纯正,堪比范家嫡系。 当年,就算是庆帝降罪,范斌都把他给力保了下来。 这恩情,比天都高! 这也是大家会理所当然的把赖名成归结为范党的重要原因。 现在,就连那些投靠李承乾的铁杆,都没人站出来。 他赖名成却直接给范斌定了性。 虽然他话语中,给了范斌台阶。但他的立场,已经表达的明明白白。 他是保皇党。 所以在他口中范斌的所作所为,就是帮着李家皇族平叛。 之后皇位还是要还给原本的三皇子,就算三皇子死了,还有大皇子李承儒。 就算都没了,不是还有范闲那个私生子吗? 总之,这龙椅上坐的,只能是李家人的血脉。 范斌,不行!! 有不少官员想明白这一节,心中暗暗摇头。 赖名成这种,在他们看来就跟东郭先生救得狼,农夫救的蛇一般。 都是忘恩负义,恩将仇报的家伙。 但赖名成本人,显然完全没有这样的自觉。 他大义凛然的盯着范斌,等待范斌做出反应。 龙椅上的范斌,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。这里面有不少人都是大庆皇室的铁杆,甚至还有皇室血脉子弟。 可在这个时候,没有一个人站出来。 他们都在自己的位置上,等着别人挺身而出,等着别人去抛头颅洒热血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