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便有一些好事之人,忍不住搬出元诗大全来,忍不住寻找起来。 只是翻遍整部元诗大全,也没有找到金农这个作者,也不曾见到这首诗。 直到此时,这些人才后知后觉地领悟到,原来这首诗根本就不是什么元朝的诗。 而是寇相新收的弟子,现场现写出来的。 而正是因为这样,才让他们,越发的惊叹起来。 现场短短片刻功夫,还是在最后一句已经固定的情况下,竟能写出如此惊艳的,足以让人误以为真的是古人所做的绝妙诗篇出来。 寇相新收的这位弟子,该是何等的才情? 而听说,这位贾公子,竟然还是荣国府弃子? 这荣国府,竟是连这等子弟都容不下? 怪不得贾府会没落啊! 这样的家族,若是不没落,才是咄咄怪事。 而接下来,这首诗并非是元诗,而是贾琮现场现写的诗词,却是瞒过了在场所有人的真相,也随之流传出去。 这等离奇荒诞的趣事,传播速度飞快。 几乎短短一个下午时间,便传遍了京城。 甚至就连普通老百姓之间,都流传了开来。 他们虽然对诗词歌赋并不感兴趣,但是对这种曲折离奇的故事,则是听得津津有味。 这则趣事,很快的也是传入到贾政耳朵里。 贾政听完之后,甚至感受到了同僚们看向自己的异常目光,让贾政如坐针毡,如鲠在喉,如芒在背。 此时,贾政未免也后悔起来。 没想到,琮哥儿竟是有如此大才。 早知如此,当初就不该将他撵出府去的。 若是琮哥儿不曾被撵出府去的话,此时他们贾府,也就要跟着一起扬名了。 只是,琮哥儿固然有才,但是未免也太能惹是生非了。 他招惹谁不好,偏偏招惹了义忠亲王? 而如今,更是连秦相也一并招惹了。 若是当时撵他出府的时候,便知道他有此才情,那么当时,是撵他还是不撵? 一时之间,贾政竟是难以决断。 这则故事,也是很快便流传进荣国府中。 贾母、王夫人、王熙凤等人听到了,只当没听到,还严禁下人议论。 而贾宝玉听了,则是啧啧称奇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