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一十九章:上官仪的疑惑-《大唐第一败家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他们的日子,也将如同这灯泡一般,明亮起来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随着第一批的市区架上了电,后面的建设速度,逐渐的加快。
    这一次,再次得益于大唐的人才储备,还有他们的物资储备了。
    大唐发展多年,电工等人才,也是很多的。
    现在已经出现人多为患的程度了。
    而现在,华夏国这边,可以说是急需这方面的人才。
    双方合作,可以说既解决了大唐目前人才失业的问题。
    同时也解决掉了华夏国人才不足的问题,对双方,都有着巨大的好处。
    而大唐的制造行业,尤其是制造发电站的经验,目前是领先于华夏国的。
    华夏国的好多发电站组,都是委托大唐来制造的。
    然后通过巨轮,远远不断的运输过来。
    所以,华夏国这边,发电站的建设速度,也在不断的加快。
    随着第一批市区通电,第二批,第三批,第四批……
    越来越多的地区,通上了电。
    现在的华夏国,依然面临着地广人稀的局面。
    不过,这样一来,对于发展,反而是有一定的好处的。
    因为人少,又是经过统一调配。
    因此每一个乡镇,每一个村子的选址,都是经过再三衡量的。
    周围的交通情况,一定要好。
    周围的自然资源,一定要丰富。
    一定要利于发展。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发展起来,自然而然的,十分快捷。
    架上了电,各种用到电的商品,也是扑面而来。
    像是电视机,影碟机,录像机,相机等等电器,马上进入热销之中。
    经过多年的发展,这些电器的价格,经历不断更新换代的历程。
    其价格,更是一降再降。
    又是那些落后一代的产品,价格更是降低到了白菜价。
    但是,对华夏国的消费者来说,他们之中的好多人,现在是只认价格。
    只要便宜,就是好的。
    而各大电视商家,曾积压了好多滞销产品,现在可以放心的卖到华夏国去了。
    这也让大唐的各大电视生产厂商,狠狠地赚了一把。
    面对这种局面,其实李愔也是乐见其成。
    华夏国和大唐之间,需要相互扶持,相互帮助。
    这样的发展,对两国来说,都有着巨大的好处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此时,李愔再次指示上官仪,让他负责在全国范围内,大力推行养殖业。
    只要养猪,养鸡,养鸭等等。
    对于李愔的指示,上官仪有些不太理解。
    “皇上,对于大力推广养殖这个命令,老臣有些不能理解。”
    “现在我们的主要方向,不是要大力推广道路修建,还有文化教育事业吗?养殖业,有必要这么早就大力推广吗?”
    “要知道,一旦推广养殖业,就会对现有的建设,产生一些冲击啊!所以,对皇上的命令,老臣有些不能理解。”
    推广养殖业,需要建设场地,需要专门的人才进行指导,需要大量的人手。
    这样,肯定会将道路的建设速度拉慢。
    而上官仪感觉,最近几年之内,肯定是以道路建设为首要目的啊。
    只有道路畅通了,整个华夏国,才能实现腾飞的愿望。
    对于这个道理,上官仪是深信不疑的。
    听到上官仪的话,李愔微微一笑说道:“上官爱卿,你说的固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。”
    “但是,现在推广养殖业,也同样的重要啊。”
    “你知道,我华夏国的土地十分肥沃,同时还有农业部的科研人员,不断的对种粮更新换代。”
    “还在不断的探索更加科学的耕种方法,目前,土地的产量,正在逐年增长。”
    “目前我们的粮食,还在出口。但是用不几年时间,大唐加上我们华夏国的粮食,就会出现大量的剩余。到时候,就会出现谷贱伤民的事情。”
    现在,无论是华夏国还是大唐,粮食产量,是远远不如后世的。
    但是现在这个世界的总人口,比后世也少了好多倍啊!
    几年之后,怕是生产出来的粮食,会出现剩余的情况。
    那些以农业为生的农民,种田不如做工,会大大的打消农民种粮的积极性。
    所以,现在开展副业,是十分有必要的。
    第(3/3)页